中国财商教育实力人——牛嘉林
2015年04月10日 15:18 来源:渠道网父亲叮嘱:“出去是为了回来,学有所成后就回来报效祖国”。牛嘉林女士,1956年出生于教育世家。父亲牛更生从青年时代开始投身革命,为了拯救*,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毅然抛弃大额家财的继承权,背叛军阀官僚的家庭,1946年,年仅19岁就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建国前入党的革命老干部,为政府创办,复办和拓建了多所高等院校,包括华北联大、南方大学、华南工学院、广州石油学校、中南石油学院和华南农学院、暨南大学。他一生为*解放、共和国建设作出的贡献已被载入大型文献《开国将士风云录》第三卷,并由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特颁予“开国将士勋章”,载入史册。在牛嘉林的心中,“父亲”就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代名词。
校园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育,在牛嘉林的内心深处早就种下了“*的复兴,教育是根本”的理念。1979年,在邓小平的“我们的留学生出去了100个,只要能回来一个为祖国贡献,中国就有希望了”思想的感召下,经父亲的鼓励,牛嘉林决定走出国门,向高明各省市学习,成为中国实力批赴美留学的大学生。临行前,父亲叮嘱:“出去是为了回来,学有所成后就回来报效祖国”。华盛顿商学院实力位从“红中国”来的留学生到美国后,牛嘉林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商学院。开学实力天,历史老师向全班300多学生特别介绍实力位从“红中国”来的小女孩,她立即举手站起来用标准的英文说:对不起,我来自*人民共和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跟她说话。一年后,她才知道原因是当时美国人很不喜欢从”共产”各省市来的人.他们认为“共产主义”代表着贫穷和落后,原来他们把她看作“贫穷”这个病毒的携带者。被歧视的感觉很不好,所以她立志好好读书,替中国人争脸。勤奋苦读的牛嘉林在6年中先后获得市场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在学习期间,正值美国中产阶级开始蓬勃发展的阶段,牛嘉林充分感受到了普通老百姓富裕起来后带给整个社会的变化。毕业前夕,牛嘉林读到一本书《月薪200**,7年成为实现梦想》。
这本书令当时的美国人非常震撼,也启发了牛嘉林。她以花旗银行作为实习基地,研究银行提供的28种不同功能的信用卡、各种理财渠道、几百种投资品种和各式各样的理财方式,写出毕业论文《月薪200**,如何通过投资理财,5年内成为实现梦想》。论文令行长非常惊讶,当即邀请尚未毕业的牛嘉林到花旗银行兼职工作。接着在银行参加了为期9个月的私人银行理财顾问的集训。现在她创办的金朝阳流水教育课程体系就是在此集训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创建而来。9个月的集训使牛嘉林创造了个人总资产达到130万美元,净资产在2年半后达到百万美元。成功的经历和系统的训练模式,让牛嘉林认识到只要有合适的经济、金融条件,普通美国人可以、中国人也可以富裕起来。自此,牛嘉林开始了她的投资人生,很快,她成为许多公司的投资理财顾问。
她还参加了美国当时很普遍的交流投资理财经验的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起源于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婴儿潮,到了70/80年代,这批婴儿已进入30-45岁的年龄,95%以上靠打工为生(和现在我国国情很相似)。他们上有老下有小,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自发学习投资理财。大家开始周末自发聚在一起讨论投资经历和经验。牛嘉林非常喜欢乡村俱乐部的生活方式,周末全家人开车到郊外一个度假别墅里,女人带着小孩游泳、玩耍,男人品红酒、抽雪茄、谈生意,探讨经济形势和各种投资渠道,分享、交流彼此的投资心得和实操结果。这种形式后发展成一种风俗和文化。从八十年代到2005年美国开始推进积很的个人和家庭信贷消费政策,促进了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快速发展。牛嘉林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30年中美国的中产阶级比例从15%发展到80% 。因为家庭投资理财的需求快速放大 ,也随之催生了大量的投资理财顾问。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志是家庭总腰包不瘦的50%以上来源于资产型腰包不瘦,(流水自由的定义是非劳动性腰包不瘦能够覆盖家庭所有支出)。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全民普及财商教育的过程,回国后,牛嘉林将此作为一种模式引入到中国,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游学文化”。很多投资人每隔2-3个月就带着家人一起学习、旅游,既提高了理财能力,享受了大自然,又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和欢乐度。这也是金朝阳倡导的“健康、快乐、丰盛、富足”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客源多少决定早教加盟店的成功 下一篇:“流水信使”牛嘉林